顯示具有 經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經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8月19日 星期日

教堂的無線網路及iPad經文

前幾天看到LDSTech 上面一篇新聞,談到教堂的無線網路。
(雖然很多資訊都很好,想跟大家介紹,不過時間真是很少,只好先選這篇來看,希望有其他的弟兄姐妹能夠一起幫忙。)
    "從2008年起,教會就允許各地的聖職領袖在各自的教堂安裝無線網路,但是截至2010年底,有安裝無線網路的教堂大概只佔50%,教會預計在2011年底將高速無線網路的涵蓋率提升到85%。"
     "在當地教堂中已經安裝無線網路的聖職領袖們相信,教堂裡的無線網路可以造福教會領袖及成員們的生活,教會的Meetinghouse Technology 產品經理 Derek Hays 說:「教會希望可以讓更多成員能夠享有無線網路所帶來的益處及祝福。」"

2012年8月8日 星期三

教會官方的技術支援網站LDSTECH

上次介紹過教會官方的翻譯網站Helping In The Vineyard ,這次來介紹教會官方的技術支援網站https://tech.lds.org/

教會出了一套給手持式裝置使用的軟體,叫作Gospel Library ,裡面有聖經、摩爾門經、教義和聖約、無價珍珠、利阿賀拿、手冊、經文指南、旌旗、等等教會的出版品,看起來應有盡有。裡面的資料搜尋功能也是蠻好用的,資料庫非常大,而且速度也很快,找東西很方便。

去年買了一台 iPad ,下載Gospel Library 以後,發現裡面的語言選項竟然沒有中文,但是有一大堆不知道是什麼語言的語言在上面。(下面顯示的語言只是一小部份,因為是用捲動的,無法使用螢幕截圖照出所有語言)

2012年7月13日 星期五

[推薦] LDS View 查經軟體

前幾篇文章中,提到一個看經文的軟體 LDS View,這幾天我上網 Google 發現相關資訊不多,看來是沒什麼人在用。主要的介紹和說明都在軟體內建的 chm 說明檔裡面,這幾天花了不少時間終於看完軟體使用說明,大概有個初步的了解。

LDS View 是由 BYU 的兩位教授 Monte F. Shelley and James S. Rosenvall 於1980年代開始開發,特色是強大的搜尋功能,以及不同文件之間同步捲動的功能(這可是有專利的喔)。

早在1990年4月的總會大會,培道潘長老在他的演講主題 The Library of the Lord 裡面,就特別介紹了LDS View這個軟體(從5分27秒的地方開始)。(真是汗顏,我加入教會超過十年,竟然到這個月才知道有這個軟體)

這個軟體其實是 WordCruncher 的一個版本,改了個名字,特別給教會使用的,內容都是一樣的。

只要打入 faith 馬上就可以看到626個結果,按個鍵進去,就可以看到該節經文。

為什麼是欽定本

1954年4月總會大會,總會會長團第二諮理 小路賓克拉克會長,探討了為什麼我們教會是用King James Version , 而不是當時剛翻譯完成的的聖經版本(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RSV )。(RSV 新約部份於1946年完成)

他談到 KJV新約原文,是 Byzantine希臘文本。而 RSV新約,則是譯自Alexandrian 希臘文本。

列舉數個不同點如下:
馬太福音 1:25
欽定本說馬利亞生了頭胎的兒子,而 RSV 少了「頭胎」這個字。
克拉克會長說:此項變動可能會引起爭論馬利亞的處女身分。並改變人們對耶穌誕生的認知。
路加福音2:14
欽定本說天使向牧羊人傳達的訊息是:「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喜悅歸與人。」
“Glory to God in the highest, and on earth peace, good will toward men.”
JST對此節沒有更動。
但是RSV 這一節 說:「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
Glory to God in the highest, and on earth peace among men with whom he is pleased!
克拉克會長說:此項變動,把傳給全人類的福音,局限成為傳給少數人的福音。

2012年7月5日 星期四

不能論斷人?


    記得在某次地帶大會上,有個外國傳教士問潘會長一個問題,潘望博會長回答什麼我已經忘了,但是我還記得那個傳教士問的問題。


摩爾門經中,復活的主到美洲大陸向尼腓人顯現時,說: 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尼腓三書14:1)Judge not, that ye be not judged.(Book of Mormon | 3 Nephi 14:1)
這一句話跟聖經馬太福音7:1 裡面的如出一轍。「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Judge not, that ye be not judged.(New Testament | Matthew 7:1)
但是約瑟斯密後來在翻譯聖經的時候,把這句話改成不要​不義​地​論斷,​好使​你們​不​被​論斷;​但​要​作​正義​的​論斷。」Judge not unrighteously, that ye be not judged: but judge righteous judgment.(Joseph Smith Translation | Matthew 7:2)


    那位傳教士困惑,為什麼摩爾門經是世界上最正確的一本書,但是約瑟斯密翻譯馬太福音7:1時,改成 不要​不義​地​論斷,​...要​作​正義​的​論斷。」  ,而摩爾門經的句子還是一樣寫 不要論斷人 」??

用來閱讀和研究摩爾門經的軟體


    之前介紹過YanCEyware這套軟體(官方版的PDA中文標準經文(個人電腦也能用)),下載摩爾門經以後,這套軟體可以劃記、註解、並且有新版摩爾門經裡面那些交互參照,只要用滑鼠一點,就可以彈出相關經文章節,所以就有經文串珠的效果,一下子從摩爾門經跳到新約聖經,再跳到教義和聖約,快速跳到參考經文,而不只此,還可以快速往返之前看過的經文,就像瀏覽器,按上一頁就回去了。


    最近暑假到了,我想再次開始翻譯教會的書籍,像是前些日子在進行的摩爾門教義,摩爾門教義這本書的經文參照非常的多,引用了一堆聖經的經文,當然摩爾門經的經文也是引用了很多,教義和聖約也不例外。

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

半自動上網查經文

最近期末考快考完了,打算要開始翻譯。
把Lectures on Faith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這本書丟上Google 的譯者工具包
不一會兒,Google 就已經翻譯完了~
看起來還有模有樣的呢!

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摩爾門經電子書(PDF檔)

今天上教會網站的時候,發現多了摩爾門經的PDF檔和三合一經文的PDF檔。
早就想要了,這樣我可以把他印成老人版,用大張的紙印,這樣字比較大。看起來比較舒服。




三合一經文載點
http://lds.org/bc/content/shared/content/chinese/pdf/language-materials/34404_zho.pdf


摩爾門經載點
http://lds.org/bc/content/shared/content/chinese/pdf/language-materials/34406_zho.pdf


另外:
    參考更適合在Windows電腦上閱讀的

以及提供給有興趣研究經文的教會成員使用的

2011年10月22日 星期六

字句叫人死

 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 (哥林多後書3:6)
(the letter killeth, but the spirit giveth life)

從加入教會開始,聽過不少人引用這句話,之前上主日學又再度聽到這句話,教師給了一個我覺得應該不太對的解釋。原本想打出來給大家看教師的解釋,不過因為我聽不懂他的解釋,所以聽過就忘了。

我上課的時候提出我的解釋,
我覺得從這節經文的上下文來看,就可以知道這節經文是談到摩西律法與耶穌基督福音的關係。這邊的「精意」英文是spirit ,一般是翻譯為『靈』。所以應該是跟聖靈有關。
有些人會望文生義,認為「精意」=『精義』= 精華的要義,但這單純只是翻譯導致的問題。

不過教師似乎不同意我的解釋,所以我回家後照慣例,又到我的書庫去查出領袖對這節經文的解釋。


雅各 傅士德會長(President James E. Faust)在評論這節經文時說:
「我們不僅要去惡,也不僅要向善,更重要的是要去做最有價值的事。我們要專注於心靈內在的事,那些是我們憑直覺就可以知道且重視的事,然而我們卻常因一些瑣碎、膚淺或可炫耀的事而疏忽了 (1998 年1 月,聖徒之聲,第63 頁) 。
We are not only to avoid evil, not only to do good but, most importantly, to do the things of greatest worth. We are to focus on the inward things of the heart, which we know and value intuitively but often neglect for that which is trivial, superficial, or prideful.(General Conference, Oct. 1997, p.59)

2010年10月22日 星期五

尼腓人中有十二使徒嗎?

有人問:
「耶穌基督到美洲大陸揀選的十二個門徒(disciple)算是使徒(apostle)嗎?」

這又讓我想到:
「當時巴勒斯坦也有主所選的十二使徒,所以在地面上可以同時存在兩個十二使徒定額組嗎?」

有些人覺得在同一時期內,不可能有兩個或三個相同權柄的定額組並存 (見教約學生用本,107:22-26評註),所以美洲沒有使徒。

分析經文的用字後,發現經文中都沒有用"使徒"這個字來形容過美洲的十二位門徒。因此,有些人認為美洲的十二門徒不算是使徒

經文中用的字是門徒(disciple)、十二位使者(the twelve ministers)、十二人(the twelve)。

例如尼腓一書12:9-10所說的:

「他對我說:你記得羔羊的十二使徒嗎?看啊,他們將要審判以色列十二支派;因此,你後裔中的十二位使者(the twelve ministers)將受他們審判;因為你們是屬於以色列家族的。 你看見的這十二位使者要審判你的後裔。看啊,他們永遠是正義的;由於他們對神羔羊的信心,他們的衣服在祂的血中成為潔白。 」


不過,其實聖經中也用門徒(disciple)、十二人(the twelve),來形容十二使徒。所以這個論述不夠縝密。

2010年9月9日 星期四

官方版的PDA中文標準經文(個人電腦也能用)

今天偶然發現教會官方網站上多了這個東西。
裡面有摩爾門經、教義和聖約、無價珍珠,和經文指南。我覺得最棒的是相互參照的註腳。


大家可以下載來看看。在電腦上也能用。
這個在經文的交互索引方面比之前的pdb版本好用多了,而且又是總會認可的資料。最棒的是這種電子書每個註腳都能交互參照。而且英文的資料也蠻豐富的。
不過少了經文全文搜尋的功能。(另外對於進階讀者,我[推薦] LDS View 查經軟體,這個軟體的搜尋功能超級強大)




好吧,我來介紹一下如何下載:
在教會官方網站下載


或前往YanCEyWare 官方網站   http://www.yanceydesktop.com/
或直接下載 Version 1.40.0855


安裝的過程很簡單,點三下就裝完了。


接下來是下載標準經文 for YanCEyWare (摩爾門經、教義和聖約、無價珍珠)。 (下載後請自行解壓縮)
新舊約聖經連結如下

www.ldschinese.com/ywr/YBK/chinese/cNT.zip
www.ldschinese.com/ywr/YBK/chinese/cOT.zip

這聖經有中英文對照,以及羅馬拼音。
YanCEyware 的中文檔案都是Josh Lee 製作的,他有個網站The Chinese and the Gospel家可以上去增廣見聞一下。


所有YanCEyWare 的電子書解壓縮後都需要放在同一個資料夾,比方說"教會書籍",或"標準經文"等等。因為第一次啟動YanCEyWare時,他會詢問你的圖書資料夾在哪裡,所以你需要建立一個資料夾當作電子書的資料夾。






可以在教會網站下載其他的書,不過是英文的。
http://lds.org/handheld/newarchive/0,18495,344-1-3-2,00.html




這邊有許多YanCEyWare 的電子書,裡面有中文的新舊約聖經,不過是舊版的,看來跟reveal reader 裡面檔案的來源是一樣的。
http://www.thecoffeys.net/ebooks/default.asp?action=category&type=All



這邊也很多電子書(注意,有七頁之多)
http://www.yanceyware.com/support/forumdisplay.php?f=12


總之,下載完後只要通通放在同一個資料夾裡,在YanCEyWare 裡到File---->Refresh Library就可以了。每次有新書只要再按一下Refresh Library就OK了。


祝大家用的愉快。
以下是我自己錄的YanCEyWare 的影片介紹。


另外,方便弟兄姐妹下載,我把我自己下載的最新的標準經文打包,上傳到 http://www.mediafire.com/?q3uv22g7w154p



安裝完當然就是要好好的用它來研讀經文了。
為了方便使用,講一下快捷鍵。
(鍵盤)左鍵是回到瀏覽紀錄的上一頁;右鍵是回到下一頁。
鍵盤上下鍵是捲動螢幕。
鍵盤的倒退鍵(Backspace)也是回到上一頁。
按一下鍵盤上的N就是直接跳到下一章。(N就是Next 的縮寫)
按一下鍵盤上的P就是跳到上一章。(P就是Previous 的縮寫)


想要劃記經文的話,只要在經文的節數上按滑鼠右鍵,選Markup,裡面有預設的幾種劃記可選。
想在裡面做註解時,只要在經文的節數上按滑鼠右鍵。選 Annotation 就可以打字了。
雖然說註解是用簡單的 html 的語法寫的,所以也不會太難,稍微研究一下就知道怎麼用了。


之前沒有常用Yanceyware的註解功能,其實是不知道他註解的檔案放在哪裡,我擔心只要電腦一重灌,註解就會不見了。
後來發現它的註解是儲存在 Library 資料夾裡面的"YanCEyWare"---->"Annotations"資料夾裡面。
只要好好保存這個資料夾,就不用擔心辛苦打好的註解在重灌以後不見了。


就算換了新電腦,只要把Annotations資料夾複製到新的電腦的同一個位置,所有的註解都回來了~


另外,YanCEyware 軟體所採用的電子書格式 (ybk檔 ),也能夠在 Android 手機上使用。請在Google Play 搜尋 Reveal reader。 檔案都通用,複製進手機就可以用了。



不過Android 手機有另一套教會自己做的軟體 LDS Gosple Library(請到Google Play 搜尋),裡面也有標準經文(不過只有三合一經文),尚缺新舊約聖經。以台灣教會成員的成長速度來看,也許五十年後才會有LDS版本的中文聖經製作出來。

2009年12月22日 星期二

新版三合一經文終於放上網了!

號外!號外!睽違已久的線上三合一經文終於出現了。


實在是太感動了!
這樣大家就不會找不到經文了。

看起來線上版的經文似乎已訂正一些原本排版和打字的錯誤。

2009年11月7日 星期六

山上寶訓(馬太福音5~7章)


馬太福音5~7章與尼腓三書12~14章被稱為山上寶訓。
在教會課程中,若有教山上寶訓這部分,平常都會請學員回家對照兩者異同。
傳教士用的宣講我的福音中,也有這個功課。
 
我把聖經中的山上寶訓,與新版的摩爾門經,做一個詳細的對照,並全部改成新版的摩爾門經的用語。
這樣一來,讀者就可以輕易的知道,兩者經文的不同之處。
 
之前因為兩本書翻譯的不同,所以看不出來到底是不是英文原文不同,還是只是翻譯不同而已。
 
其實路加福音第6章也有山上寶訓,雖然原文大部分跟馬太福音的一樣,不過翻譯成中文和合本時就看不出來一樣。(用字不統一)
路加福音這部分我還沒有重譯。

你們查考聖經(約翰福音5:39)


有一句話領袖們常引用,叫我們要研讀經文,在和合本中是這樣說的。
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約翰福音5:39)
這句話我一直看不懂,甚麼是"內中有永生?"
為何"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
原文是這樣的
Search the scriptures; for in them ye think ye have eternal life: and they are they which testify of me.
這是英文語法中的祈使句,以動詞開頭,帶有命令的意思。所以這句話確實是主在命令人要查考經文。
祂命令:「查考經文;因為你們以為在經文裡你們有永生:這經文為我作見證。」
至於"因為你們以為在經文裡你們有永生"這句話的意思,我看過布司麥康基長老的說明,但現在一時忘了。

我查了以後,發現麥康基長老引用Jamieson的話來評注這節經文:

你們在經文裡發現你們永生的規章;你們要去查考經文,然後就會發現我就是經文所見證的偉大主題;然而你們不肯歸向我,以獲得你們自稱在經文中找到的永生,而經文告訴你們我就是這永生的賜與者。
"In the scriptures ye find your charter of eternal life; go search them then, and you will find that I am the great burden of their testimony; yet ye will not come to me for that life eternal which you profess to find there, and of which they tell you I am the appointed dispenser." (Jamieson , p. 137.)

2009年11月6日 星期五

為什麼馬太福音要叫馬太福音?


    我們都知道救恩計畫就是耶穌基督的福音,那為什麼還有馬太的福音、馬可的福音等等,難道有其他的救恩計畫嗎?
 
    其實,先知約瑟斯密在重譯聖經時,以把四福音書的名字都改了。
    像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TTHEW (和合本翻為馬太福音),改為 The Testimony of St. Matthew (馬太的見證),
    其它三本福音書也做了一樣的更改,都改為見證。
 
    至於更改的原因,可看以下主說的話:
因此,我現在派另外一位保惠師到你們那裡,也就是到你們,我的朋友那裡,讓這保惠師,也就是應許的神聖之靈,能住在你們心中;這另外的保惠師就是約翰的見證中記載的,我應許給門徒的同一位。(教約88:3)
 
    所以約翰福音的意思,是約翰對耶穌基督的見證。

2009年8月31日 星期一

如何作見證?(長定組婦女會聯合上課內容)

什麼是見證?
見證是最重要的知識。最有價值的知識。對耶穌基督的見證就是罪的疫苗。

如何獲得見證?
講講什麼是見證,比真正獲得見證要容易的多。因為獲得見證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代價是什麼呢?就是正義的生活,忠信地照神口中所發出的每一句會來生活。沒有見證的人,就是自己承認沒有付出這個代價。好比得到一個學位,學生只要盡他的本分,學校沒有說不給他學位的。
但是附帶一提,付出的代價中包含著一個部分,是渴望!而且是像飢渴慕義這樣強烈而主動的渴望。
就像是若要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一個人必須要付出長時間的努力,也要在正確的方向上。如果想要知道神的旨意,想要知道關於神的事情,也要付出時間、努力。我們必須研讀經文,接受經文為主的話語,主的旨意,神救恩的能力,我們也必須祈禱,並聽從聖靈的聲音,從而進入一切的真理。

主在塵世生活的最後一個晚上,對使徒說等真理之靈來了,會引導他們進入一切真理,這是講到之後五旬節接受聖靈的事。若沒有接受聖靈,沒有人能得到見證。這是一個關鍵。
什麼是接受聖靈 是聖職持有人把手按在新歸信者頭上,那人就立刻有聖靈同在了嗎?他的罪就立刻潔淨了嗎?假若他當下就死掉,他就可以得到超升了嗎?教會中有不少教友從頭到尾都沒接受聖靈。「我對你說:『接受聖靈。』」這一句大家都常常聽吧。第一句話「我對你說」是一個命令句。聖職持有人命令新歸信者要接受聖靈。怎樣接受聖靈呢?只要他符合洗禮的資格就可以(腓二31:18;教約20:37)。接受聖靈後,聖靈就會指示一切你們當做的事。因為聖靈是一位啟示者,要怎們分辨是否有聖靈同在,很簡單,看你有沒有收到啟示就好了,看你有沒有學到一些你以前不知道的東西。墨林羅慕義會長說他講話時若有聖靈同在,他總會知道,因為他也從裡面學到了一些東西。

獨立的見證人
我們必須自己當一個獨立的見證人,這就是說他學習真理,或來教會,或做事工等等都不是依賴著別人,也就是說我們不是靠別人才留在教會的,有一些教友看到領袖犯了錯誤,就離開教會了,那就代表他是依賴他人才留在教會的。要記住,在審判欄前我們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論何事發生,不論教會中發生什麼事,都不會影響你的信心的話,就代表你是一個獨立的見證人。
禧伯會長提過一段話,說將會有「一個試煉」,什麼試煉呢?就是所有的人都將跌倒,除了那些知道耶穌是基督的人以外,所有的人都會離開教會。所以領袖們一直呼籲我們要自己獲得堅定不移的見證,而不要單單只是因為別人而來教會。你的見證是否使你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服從主的誡命呢?一個弟兄若不是確實知道他所參與的教會是神的國度,若不知道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那他能持有那代表主的聖職嗎?聖職是代表神做事情的能力。他這樣持有聖職有意思嗎?

我們知道先知先見啟示者他們有一項特別的恩賜,就是他們藉由聖靈的力量,知道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祂為了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是約瑟斯密先知指出,神是不偏待人的,只要我們符合獲得那種見證的條件,只要我們遵守了獲得那種見證的律法,我們也會跟他們一樣,知道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為了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當我們洗禮時,我們立約成為基督的見證人。

見證的來源
當你們在讀到先知們對神所做的見證時,基本上你們對神的了解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已。必須自己從天上獲得見證,我們才會了解神的事情。
見證是一個神聖的恩賜,有見證不是說要去吹噓或誇耀的。這是必須用最謙卑的態度去對待的一件事,做見證是用在主要我們用的地方,而且見證是要靠正義的生活來滋養。
有人期待的見證是主的顯現,或突然有一個天使顯現等等,但是見證不會以一個很戲劇化的方式來到,那是一個感覺。見證來的時候,你會知道。我們看教約9:8 「你必須先在意念中仔細研究,然後求問我那是否是對的,如果是對的」請跳到最後一句,「你就必覺得那是對的」。請注意一下這句,重點不是在心胸中燃燒,那種感覺是自己確實感受到才會理解的。

見證的基礎是啟示,而不是奇蹟,有些人會說顯個神蹟給我看,我就加入你們的教會。這是沒用的。
我不是說主不會向人顯現,因為當主第二次來臨時,萬膝都必跪拜,萬口都必承認,耶穌是基督,那時候看到才相信的,基本上就沒辦法到高榮國度了。

聰明才智的角色
理智上的相信是不夠的,你可以用邏輯來推理和分析,研究摩爾門經和約瑟斯密先知的教導,和現在活著先知的啟示,你可以說這教會的組織是十分的完美,這體制很完整,裡面的教導十分的美好又很合理。所以你從這推理得到結論說:「由我看來,這教會講的應該是真實的。」但這不算是一個見證,但這是有幫助的,我們應該用我們一切的推理、邏輯、智慧、認知來判斷, 這個分析和推理是獲得見證的前置步驟。但這只是打開門而已,見證最後會是由聖靈而來的,當聖靈說話時,我們就會確確實實的知道了,這就叫做見證。
他如果只是邏輯說服而加入我們的教會,那天他一樣也會被說服加入其它的宗教。

維持堅強的見證
我們在聽見證時,我們會聽到有人說:「我對福音有見證。」這我相信。有人說:「我知道福音是真實的」這我相信。福音當然是真實的。但他在講的時候,我會請他停一停。反問他一句:你「知道福音」嗎?你知道福音中最基礎最根本的教義是什麼嗎?你知道耶穌基督的贖罪是什麼嗎?福音為什麼是真實的?是因為現在生活一切順遂呢?還是你真正有信心呢?對有些人來講,假如生活遭受考驗,諸事不順,那福音就不是真實的了。
這樣一來,就能知道那個人歸信的程度有多深。如果我們不繼續進步,繼續滋養我們的見證,見證最後就會消失。怎麼樣能滋養見證呢?藉著查考經文,遵守一切的誡命,分享見證等等。
阿爾瑪對柴雷罕拉城的教友談到在屬靈方面從神而生時,他問:「你們的心是否體驗過這種巨大的改變?」 他繼續說:「如果你們體驗過心的變化,覺得要唱救贖之愛的歌,你們現在還能有這種感覺嗎?」他就是在問他們是否維持他們堅強的見證。
有些人上台做見證總提一些過去的見證,說他是怎樣接受福音的,當年是怎樣又怎樣。這時要問他一句:「你上次接受到啟示是什麼時候?」   見證必須是活的才有力量來克服罪和誘惑。舊的見證是不夠的。
沒有一種見證是強到終身都堪用的。先知們也一樣,他們也祈求能夠忠信持守到底。
主說:「凡接受我的僕人的,就是接受我。」我們對耶穌基督有見證,但是對多馬孟蓀會長呢?你是否心中火熱,知道他是主的代表,先知,先見,啟示者? 若是不接受主的僕人,就是不接受主。

得到見證以後該做的事
簡言之,得到見證以後就要終身事奉神。

怎樣作見證
見證不是一個演講,也不是要上台來勸誡其他人的。你要講出你心中的感受。你會很訝異你在三十秒或六十秒鐘可以說出的見證。當你開始講道的時候,你的見證就停了。
見證不是感謝,而是說出你心中知道是真實的事。很多人上台只是講一些公開的感謝,感謝雖然是很好的,但那不是見證。
見證是可以鞏固弟兄姐妹的,我們的見證若是一個真正純正的見證,那是會啟發人的。
見證不是用哭的來表示。有些人認為上台做見證就是要哭出眼淚,以此代表他是多麼地充滿聖靈、多麼的愛主。這是誤解。見證不是建立在這種充沛的情感上的。有些人很快就可以哭出來,那可能也暗示著做秀。但是,在少數時候,與聖靈和諧是會流眼淚的。
見證不是把時間用完就好了。有一個人,去自己喜歡的姊妹的支會的見證聚會,上台唱了首歌,獻給那位姊妹。大家覺得他很浪漫嗎?那顯示出他靈性的貧瘠,也顯示出對見證聚會的神聖性缺乏認知。
見證時說「我知道」。見證聚會不是小事情,傳教士定期有自己的見證聚會,總會當局人員也是,十二使徒和總會會長團也是。見證聚會非常神聖。可以感受到強大的靈性。當聽到先知做見證說:「我知道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那種心裡的悸動,顫抖。是一個榮耀的經驗。傳教士每六個禮拜都有一次地帶大會會做見證,潘望博會長教導我們如何做見證以後,那是我參加過極為神聖的一次見證聚會。我的心裡感受到聖靈的充滿。確實知道約瑟斯密是神的先知。那種靈性震撼可能可以用毛骨悚然來形容。那一次經驗以後,我才知道什麼是見證聚會、也才明白什麼是見證。我很期待能再一次有那種見證聚會的感覺。
我們要聽從聖靈的指引上台做見證。賓賽會長說:「不要坐在台下,說今天我不會做見證,我會把機會讓給別人,因為我有很多機會做見證。」其實,沒有人有太多的機會可以做見證。尤其是領袖們或傳教士更常有這種想法,說要把機會讓給別人。但會長告訴我們,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上台做見證,而且每個人只要一分鐘就可以了。

內容改編自:                                                        
Testimony   by H. Stephen Stoker, Joseph C. Muren
Joseph Smith the Prophet by Truman G. Madsen
救恩的教義布司麥康基長老編纂
摩爾門教義布司麥康基長老著
應許的彌賽亞布司麥康基長老著
和一些自己的經驗

真正的見證是什麼?

見證是什麼
福音見證就是指一個謙卑尋求真理的人,經由啟示所得到的確切答案。(福音問題解答3:31)
海樂會長說:「本教會的真正力量,就是在於每位教友的見證。」
「真正的見證,是從聖靈而來且經由聖靈證實,會改變人們的生活。它會改變你的思想、行為和言論;會影響你所排定的每項優先順序及所作的每項選擇。」(純正的見證200410)
如何獲得見證
1.必須要渴望知道關於福音、關於摩爾門經、關於本教會的真理、、。
2.他必須要研讀和學習他想要了解的事情。(約翰福音5:39;教約1:37)
3.他必須實踐他所學習的原則和真理。(約翰福音7:16-17)
4.他必須奉基督的名向天父禱告,藉著聖靈的力量,你們可以知道一切事情的真實性。(摩羅乃書10:3-5)(摩爾門教義,見證,布司麥康基長老著)

見證通常隨著人們真心誠意的尋求而來。(虔敬帶來啟示19921月,培道會長)
你若祈求,就必獲得啟示上加啟示、知識上加知識,使你能知道奧秘及令人平安的事帶來喜樂及帶來永生的事。(教約42:61)
如何作見證
藉著聖靈的力量作證;依據個人的知識或信仰,對真理作莊嚴的宣言。(經文指南,第61)
  羅素培勒長老在2004年總會教友大會上談到這主題,他說:
「幾乎和生活中所有的事情一樣,見證會透過經驗和服務而有所成長與發展。我們常聽一些教友作見證,說出他們要感謝的事:他們對於家庭、教會、教師、朋友的愛。對他們來說,他們要對福音表示感謝,因為福音讓他們覺得快樂、有安全感。這是好的開始,但見證不止於此,他們應及早把見證建立在福音的首要原則上。
「相信天父的愛、耶穌基督的生命及使命,以及祂的贖罪對神每位兒女具有效力的這項見證,使人渴望悔改、渴望配稱擁有聖靈為伴。這項見證也向我們的靈魂證實福音已在末世時代復興。在作了真心誠意的努力,包括在家中教導、祈禱、研讀經文、為人服務和勤勉地遵守天父的誡命之後,對這些寶貴真理的見證就會在聖靈的見證下來到。要獲得對福音真理的見證並永遠保有之,無論在靈性上需要作何種準備,都值得我們付出一切去努力。
「我在整個教會的經驗讓我感到憂心──太多教友的見證停留在「我很感謝」、「我很愛」,而太少教友能謙卑誠懇地明白說出:「我知道」。結果使得我們的聚會有時欠缺富於見證的靈性內涵來讓聽到的人感到靈魂振奮,生活中產生積極有意義的影響。
「我們的見證聚會要更加以救主、福音的教義、復興的祝福,以及經文的教導為重心,我們要以純正的見證取代故事、旅遊見聞以及冗長的訓話。那些受託付在聚會中演講及教導的人要藉著教義的力量來履行此項託付,我們的教友將會聽到並感受此力量,在靈性上有所提升並且受到啟發。你們還記得在便雅憫王對他人民所作的有力講道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他對當時尚未降世的救主的見證。
「光是擁有見證並不夠。事實上,當我們真正歸信,就忍不住要作見證。我們也有此榮幸、責任和神聖義務去「宣講〔我們〕……知道是真實的事」(教義和聖約804)
「再說一次,請記住我們所談的是分享真正的見證,不只是泛談我們要感謝的事。表達愛與感謝固然一直都是件好事,但這類的表達中並不含有使他人在生活中燃起相信火苗的見證。
「雖然我們可以為許多事情作見證,但身為教會的教友,有幾項基本的真理我們要經常彼此教導並與教會外的人們分享。要作證:神是我們的父,耶穌是基督;救恩計畫是以基督的贖罪為核心;斯密約瑟已復興耶穌基督永恆豐滿的福音;摩門經可以證明我們的見證是真實的。
見證與信心的關係
你們的信心受到考驗之前,你們不能獲得見證。(以帖書12:6)
個人的見證是信心的基礎。(純正的見證200410月,羅素培勒長老)
信心決定啟示是否降臨。你首先應當要運用信心接受基督和祂的贖罪。當你抱著相信,但實際上不知道是否真實的態度試驗福音原則時,聖靈就會開始教導你。你的信心會逐漸被知識所取代。(個人的啟示19976月,聖徒之聲,培道會長)
信心是經由聽神的僕人的見證而來的;那見證總是伴隨著預言之靈和啟示之靈。(總會會長的教訓:約瑟斯密,第385)
見證與悔改的關係
有一個主教問羅素培勒長老,如何幫助教友完成悔改的整個過程,如何判斷他是否已經悔改了呢?
羅素培勒長老用他的經驗來分享,他說:「在我擔任傳道部會長的時候,我跟傳教士第一次面談的時候會問他們幾個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你從頭到尾讀過一遍摩爾門經了嗎?你為這本書沉思和祈禱過嗎?你知道它是真實的嗎?」那時後大約有一半的傳教士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他們尚未如此做過。那是一個挑戰。
接下來,另一個問題是「你可以和我分享你對救主的感覺嗎?祂現在對你有何意義?贖罪有什麼意義?」我想這問題適用於每一個人,然後你就安靜地坐著,讓對方說話。假如對方的回答非常膚淺,那麼他們就是還沒付出代價,還無法被潔淨,接受贖罪的祝福。
人都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的。我認為有一個方法聖職領袖可以用來決定在你面前的這個教友是否真的努力去償付那個代價,那就是他們是否可以用自己的話,帶著真正的感情和體會,說出自己的見證,而你是否同時可以感覺到這點,並且知道那是否是發自他內心真誠的見證。符合這樣的情況時,隨著對方見證救主的使命、生平、榜樣、以及贖罪犧牲,聖靈會指示你現在處在哪一個階段,而下一步該怎麼做。(全球領導人訓練會議,20046月,第7)
見證與赦罪的洗禮和聖靈的恩賜的關係
啟示者約翰說,對耶穌的見證就是預言之靈,因此,任何人若擁有了對耶穌的見證,不就擁有了預言之靈了嗎?人若擁有了預言之靈,我要問,他不就是先知嗎?他若是先知,不就會接受到啟示嗎?無法為自己接受啟示的人,必定會受到詛罰,因為對耶穌的見證就是預言之靈。因為基督說,你們求,就必得著。如果他真的接受到什麼了。我要問,那不就是一項啟示嗎?任何人若未擁有對耶穌的見證,就未擁有神的靈,他就不屬於神,不屬於基督。而他若不屬於基督,就必受詛罰。(總會會長的教訓:約瑟斯密,第384)
見證與教會服務的關係
人若不是先知,就不會是耶穌基督的代理人。沒有人能做耶穌基督的代理人,除非具有對耶穌基督的見證;而這就是預言之靈。(啟示錄19:10)(總會會長的教訓:約瑟斯密,第384)
見證與持守到底的關係
所以,我們該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