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禱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禱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2月5日 星期二

唸錯的聖餐祈禱文

慕道友或新歸信者也許會注意到一件獨特的事情:
祭司在祝福聖餐時,如果唸錯聖餐祈禱文,而沒有自己更正,經主教示意以後,就要重唸。

幾年前有一次聖餐聚會,那時候三合一經文剛剛改版,我還記得有位剛回到教會的年輕人,也許因為舊的祈禱文背太熟,還沒轉換成新的祈禱文,或是因為太緊張,讀錯許多地方,因此重唸了好幾遍祈禱文。
那位年輕人想必又緊張又尷尬,他也許覺得全部人的眼睛都看著他,真是丟臉。

之後主教上台後有解釋因為聖餐祈禱文需要一字不漏讀出來,所以才需要重唸。

但是其中有許多值得探討的未解的疑問。
  • 我們平常祈禱時都是用自己的話,為什麼聖餐祈禱要唸固定的話?
  • 唸錯一個不影響意思的字,還需要重唸嗎?
  • 如果一直唸錯,是否一直需要重唸?
  • 假設祭司唸錯了聖餐祈禱文,那麼大家整個禮拜都不能得到神的祝福嗎?


2010年9月9日 星期四

教會注意事項一:關於教會中的禱告(續二)

有些時候,被邀請擔任閉會祈禱的弟兄姊妹講話聲音很小,也許連坐在隔壁的人也聽不清楚,關於這件事:
Francis M. Lyman會長說:

當你禱告時,一個正當的規範是要講的足夠大聲,使所有的人都能聽到。

要了解禱告的規範,並避免錯誤的作法。

"If you pray......, one propriety is to speak loud enough for all to hear."
"Understand the proprieties in prayer, and shun the improprieties." (Improvement Era, vol. 

SO, pp. 214, 245.)


Hartman Rector, Jr. 長老說:
要以清楚的聲音祈禱,讓所有在場的人都聽得見,也能理解。不要太大聲,也不要小聲到只有旁邊的人聽得見。
祈禱時,不需要用特殊的聲調,用平常講話的聲調即可。


"The prayer should be offered clearly in a voice that can be heard and understood by all in attendance, not in a loud voice, but neither so low that only those nearby can hear. "
"No tone other than the normal speaking voice should be used."(Prayer, No specific author, Our Prayers in Public)

2010年7月21日 星期三

教會注意事項一:關於教會中的禱告(續)

2010711日參加迪特鄔希鐸會長的特別會議後,我又聽到冗長的禱告,擔任閉會祈禱的人犯了上一篇文章提到的錯誤。

不過這篇文章並不是要檢討我上一篇文章已探討過的問題,
這篇的主題是: 禱告的規範(即禱告的模式)

在教會問十個人要怎麼做禱告,大概有八個人會說:
先說:「我們在天上的父」
其次要對表達感謝,說:「我們感謝您」
再來說:「我們祈求您」
最後再說:「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要說這有錯嘛?其實也沒有,只是我想引用先知戈登興格萊會長親自在某次男女青和年輕成人爐邊聚會閉會前做的祈禱,來做個比較,他說:

神啊,我們永恆的父,身為您的僕人,我在您面前代表遍佈世界各地,聚集在各處會眾的年輕男女低頭祈禱。
請微笑恩寵他們,當他們向您大聲祈禱時,求您垂聽。
請用您的雙手仁慈地帶領他們,使他們走向該走的方向。 
請幫助他們走在真理和正義的道路上,讓他們遠離世上的邪惡。 
請祝福他們,讓他們快樂有時、嚴肅有時,讓他們能享受生命,領受生命的豐滿。 
請祝福他們,讓他們蒙得您的接納,成為您寶貴的兒子與女兒。 
每一個都是您的孩子,有能力去做偉大且高貴的事。 
請幫助他們走在功成名就的康莊大道上。 
請保守他們,使他們不致犯下導致自我毀滅的錯誤。 
如果他們犯錯,請原諒他們所犯的過錯,引領他們重新回到平安與進步的道路上。 
我心懷感激謙卑地為他們祈求這些祝福,並以愛與關懷請求您賜下您的祝福,是奉那承擔我們罪惡,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先知的禱告跟上面列出來的模式不太一樣,
我注意到有部分與聖餐祈禱文有點類似
先知說:「我……祈求」,而不是常聽見的:「我們祈求」
先知祈禱的內容完全切題,而非平常聽見的一些不著邊際的祈禱。
先知的祈禱只有1分鐘多一些,不像一般冗長的祈禱。

總之,這才是進階版的禱告的規範。


至於大家常聽到的禱告模式呢,我個人覺得那可能只是給初學者入門依循的範本而已。

附上英文原文
O God, our Eternal Father, as Thy servant I bow before Thee in prayer in behalf of these young people scattered over the earth who are gathered tonight in assemblies everywhere. Please smile with favor upon them. Please listen to them as they lift their voices in prayer unto Thee. Please lead them gently by the hand in the direction they should follow.
Please help them to walk in paths of truth and righteousness and keep them from the evils of the world. Bless them that they shall be happy at times and serious at times, that they may enjoy life and drink of its fulness. Bless them that they may walk acceptably before Thee as Thy cherished sons and daughters. Each is Thy child with capacity to do great and noble things. Keep them on the high road that leads to achievement. Save them from the mistakes that could destroy them. If they have erred, forgive their trespasses and lead them back to ways of peace and progress. For these blessings I humbly pray with gratitude for them and invoke Thy blessings upon them with love and affection, in the name of Him who carries the burdens of our sins, even the Lord Jesus Christ, amen.
引用自“A Prophet’s Counsel and Prayer for Youth,” Ensign, Jan 2001

2010年1月20日 星期三

教會注意事項一:關於教會中的禱告

看到許多教友對教會正式的規矩還不太熟習,所以就從全球領導人訓練的手冊裡,和其他的文章中,擷取一些我覺得大家常犯的錯誤。以此稍稍改進。




問題一:我們在教會聚會裡,偶爾就會聽到很長的開會祈禱或閉會祈禱,關於這件事:

約瑟F.‧斯密會長曾經懇請大家要明智地禁食,他警告:
「有一種情況叫作做得太過份。人如果一直禁食祈禱最後會到喪命的地步,這不但沒有必要,也不明智。……主會垂聽懷著信心,以寥寥數語說出的簡單祈禱,也會迅速、有效地接納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禁食,一如祂回答千言萬語的祈禱,長達一個月的禁食。……只要是恰如其份的禁食祈禱,而不是太過份或沒必要的作法,主都會快樂、滿意地接納。」(從主的祈禱文而來的教導,2009年5月,利阿賀拿..)

羅素‧納爾遜長老說:
「教會聚會的閉會祈禱不需要針對每個演講作摘要報告,也不應該變成原本未列在程序單裡的一篇講道。個人禱告的長短不拘,但是在公開場合作禱告應該簡短地祈求主的靈與我們同在,或者簡短地針對發生的事表達感激。」(從主的祈禱文而來的教導,2009年5月,利阿賀拿..)

百翰楊會長說:

「我要冒昧建議那些對會眾演講的弟兄們:證道應當簡短;假如內容沒有充滿活力和精神,就該更短一點,講幾句忠告的話鼓勵聖徒們,增強軟弱的人,努力鞏固那些動搖的人,以此來推進神的國度。
「弟兄姊妹們,我向你們提出一個要求。當你們演講時,如果你們無話可說,就坐在你們的位子上。如果你們有話要講,就講出來,講完後就停止。」(謹守安息日與聖餐,總會會長的教訓:百翰楊)

布司麥康基長老在他的著作摩爾門教義中寫道:
「 所有的祈禱都伴隨著某些正當的規範。公開的祈禱尤其是要簡短,通常不應講與當時聚會的需求和情況無關的話。祈禱並非是講道,也不是顯露發言者的口才和語言學上造詣的時機。 很不幸地,教友普遍來說,太習慣做這樣的事,例如在所有的大會、聖餐聚會中等等,都是那些擔任祈禱者佔據太多時間,祈求太多與該聚會沒有直接關係的事情
在開會或閉會時,都不必做冗長乏味的祈禱。使用過多的話不僅是主所不悅的,也是後期聖徒所不悅的。兩分鐘的祈禱能開始任何種類的聚會,半分鐘即能結束任何種類的聚會
我們應當考量當時的情況,讓祈禱精確地符合情況,因為有時我們的習慣會比主的靈更強烈地控制我們。禱告要簡短,要避免無益的重複,特別是重複神的名,和救主的名奉耶穌基督的名開始祈禱,以及奉基督的名結束祈禱,通常可能在整個祈禱中稍微使用幾次祂的名字。如果我們以祈禱接近父,然後奉耶穌基督的名結束,就已經足夠了。沒有什麼禱告會重要到需要使用一次以上神子與父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