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4日 星期日

我的童年





照慣例,每年過年我都會回老家(阿嬤家)

我從小在埔里鎮的鄉下長大,記憶裡就是在田裡抓青蛙、蝌蚪,在河裡抓魚、螃蟹、還有撈過蛤蜊,在樹上抓蟬、抓獨角仙、鍬形蟲,在地裡抓螻蛄(台語:罐斗猴)……。

家裡是種田的,在我印象中,有種過稻米、香冠柏、筊白筍、甘蔗、也有種過香蕉、也租過一片超大的草原(就是暨南大學的前身),種盤固拉草給牛吃。家裡有養過狗、雞、山豬。我還騎過水牛,不過還不習慣牛騷味。
種田的知識我大概都沒有,只種過一次水稻。




我記得我國小三年級從一個森林小學轉到鎮上的埔里國小時,第一天就被老師罵是野孩子。
小時候算是家境清寒,加上父母從小家裡都是種田的,所以生活勤儉。
父母很重視小孩子的教育,給我補了一堆習,補過畫畫、珠心算、兒童美語、說話課、書法、直笛、鋼琴、古箏、還有上過一堆安親班。
父母也買了一堆書給我們看,加上媽媽的好榜樣,我也很喜歡看書,兩百本的小牛頓看得滾瓜爛熟,中國文化經典也涉獵不少,像是老子、莊子、列子、六祖壇經、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封神榜、聊齋誌異、老殘遊記、山海經……等等。總之,我小時候看了不少書。

記得國中一年級在我們鎮上一家蠻有名的補習班補數學,補了幾次,老師就叫父母來,說了一些話,意思是我不用來了,沒救了……等等。
我國三的時候加入教會,沒多久就通過資優班考試,直接保送台中第一高級中學數理資優班。

後來我大部分的時間就不在家鄉了,高中住台中,傳教到處住,大學住新竹。
難得過年才回老家住一陣子,享受悠閒的生活。

2010年2月11日 星期四

為什麼建造一座通天高塔會被主變亂語言?

在創世紀裡有一段紀錄說人民欲建造通天高塔,結果被主變亂語言……

為什麼建造一座通天高塔會被主變亂語言? 



難道台北的101也是不好的嗎?


我個人覺得建高樓並不會讓主不喜悅,那到底他們為什麼會被主變亂語言呢?


在創世紀11: 1-9中,我們讀到:
1那時,天下人的口音、言語都是一樣。 
2他們往東邊遷移的時候,在示拿地遇見一片平原,就住在那裡。 
3他們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做磚,把磚燒透了。」他們就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 
4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我們要給自己一個名稱,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 
And they said, Go to, let us build us a city and a tower, whose top may reach unto heaven; and let us make us a name, lest we be scattered abroad upon the face of the whole earth. 
5耶和華降臨,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 
6耶和華說:「看哪,他們成為一樣的人民,都是一樣的言語,如今既做起這事來,以後他們所要做的事就沒有不成就的了。 
7我們下去,在那裡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 
8於是耶和華使他們從那裡分散在全地上;他們就停工,不造那城了。 
9因為耶和華在那裡變亂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別。 



從上面的文字中,諸位看倌有否推敲出一絲端倪呢?
就我看來,「通天」、「我們要給自己一個名稱」稍具有貶意。
而其他的「彼此商量」、「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一樣的人民」、「一樣的言語」、「他們所要做的事就沒有不成就的」應該也算是好事。

我想,若只有這些經文,是不能了解為何被變亂語言的,所以我找了一些註解:


Janne M. Sjodahl和George Reynolds 寫道: 
撒旦使世人為了要規避神的目的,不顧神的旨意而通往天上,而把建造巴別塔的念頭放到世人心中。(Commentary on the Book of Mormon, vol. 5) 

Charles D. Tate和 Monte S. Nyman 寫道: 
雅列人的記錄以一個邪惡的目的――世人聚集來建造巴別塔開始。雅列的哥哥那時候的人不配稱進入神的國度,也不願改變他們的道路,他們自己圖謀得到超升。撒旦「把建一座通天高塔的想法放入人心中」(希拉曼書6:28)。 
主觀察到祂兒女的非法企圖後(創世紀11:5),就「混亂世人語言,並在憤怒中誓言世人必被分散到整個地面上」(以帖書1:33)。 
從那時起到現在,巴別,或巴比倫都是腐敗和混亂的象徵,指一切應許給人天國的入口,而實際上卻無法提供的假宗教。(Fourth Nephi through Moroni: From Zion to Destruction) 



馬可‧彼得生長老寫道: 
「巴比倫」這字源於「巴別」,在古代和現代經文中,都是眾所周知的。「巴比倫」是罪惡、混亂、「大而可憎的教會」的同義詞。 


在先知約瑟‧斯密修訂的經文中,提供了我們關鍵的見解:
3 他們說,來吧,讓我們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要高得接近天;我們要給自己一個名稱,免得我們被分散在全地面上。
4 主降下來,看到人類兒女在造那城和那塔; 
5 主說,看啊,人民是一樣的,他們都有同樣的語言;他們開始建造這塔,現在,沒有什麼能制止他們所想像的事了,除非我,主,混亂他們的語言,使他們不能明瞭彼此的話。於是我,主,要使他們分散在全地面上,直到大地的四方。 
6 他們混亂了,停止建造那城,他們不聽從主,因此,那名字叫做巴別,因為主惱怒他們的工作,在那裡混亂了全地的語言;並從那時起主將他們分散在全地面上。(約瑟斯密譯本 創世紀11:3-6) 


Orson F. Whitney 說:
據說建造巴別塔的人是為了要讓塔頂可以"接近天",主為了避免他們達成此目的,就混亂了他們的語言。傳說約瑟‧斯密指出他們要接近的"天"是升天的以諾城。(Saturday Night Thoughts

也有人說巴別塔是一座偽聖殿。

統合以上的說明,我們就可以明白,其實建造巴別塔的人,是邪惡的人,他們是巴比倫的人,他們希望可以像古人一樣,體質改變被提升到天上的以諾城(即錫安)中,但他們不想改變罪惡的生活模式、不想悔改,他們不配進入這座神聖之城(摩西書7:19)。他們想直接建一座與天上的以諾城相連的塔,繞過主的命令:「所有​的​人​都​必須​悔改」、「你們​要​藉著​​水​遵守​誡命,​藉著​靈​​稱義,​藉著​​血​而​​聖化」(摩西書6:50,60),而直接得到超升。

主說「​凡是​從​門​進來​藉著​我​​攀登​上去​的,​永不​跌倒」(摩西書7:53)。

他們對主沒有信心,想要用自己的方法――建一座高塔,而非藉由基督的贖罪,來走進天上的聖城。總之,他們必然跌倒。



從他們「要給自己一個名稱」,也能看出他們是多麼的驕傲的人。 

便雅憫王說: 
沒有​賜​下​別的​​名​能​帶來​救恩,​因此,​我​希望​你們​​承受​基督​的​名。 
「凡​這麼​做​的​人​都​將​在​神​的​右邊,​因為​他​必​知道​自己​被​稱呼​的​名字,​他​要​以​基督​的​名​被​稱呼。 
「事情​將是​這樣,​凡​不​承受​基督​之​名​的​人,​必​被​用​​別的​名​來​稱呼;​因此,​他​將​在​​神​的​左邊。」 (摩賽亞書5:8-11) 

他們企圖以自己的方式得到救恩,但這是不可能辦到的。 

2010年2月10日 星期三

教會統計資料

其實大家對現在
1.全世界有幾座聖殿都不太了解。
2.到底全世界有多少教友也不太清楚。
3.台灣有多少教友也不太清楚。
不過總會網站上都有答案。

答案:
1.全世界有幾座聖殿呢?
以目前來說是138座運作中的聖殿;14座興建中的聖殿。
而且還可以看到台灣台北聖殿是教會第三十一座聖殿呢!

2.全世界有多少教友呢?
上面有教會各項統計資料。

3.台灣有多少教友呢?
請看教會資料和統計數字—教會成員總數

5萬1千人

值得注意的是亞洲95萬三千個教友中,分布極不平均。我們要多向菲律賓學習。

我在台北樹林傳教的時候,曾教導過一位菲律賓弟兄,他的工作非常辛苦(被雇主剝削的勞工),但是他對福音非常有渴望,為了參加聚會,他禮拜六需要連續工作24個小時,禮拜天才能參加聚會。跟他上課時,每次都讓我強烈的感受到聖靈,因為他是如此的謙卑,這種靈性的感受是我整個傳教期間,印象最深刻的少數幾次之一。

2010年2月5日 星期五

你覺得教會的會議怎樣?

有人覺得教會的會議很無聊、討論沒重點、開會沒效率,事情也沒解決,所以一點也不想參加。
對他們來講,開會是個負擔,如果沒有會議,那就太好了。

對主教團而言,
每周一次聖職執行委員會(1.5hr),
每月一次支會議會(1.5hr)、福利服務議會(1.5hr)、還有不定期的面談、
一年六次的主教團會議(1.5hr)、聖職領導人大會(2hr)、
一年兩次的支聯會聖職大會(2hr)、支聯會教友大會(2hr)、支會教友大會(2hr)、總會教友大會(10hr)。
一年開98次會議。加上會前準備時間,共數百個小時。


如果開會沒有用,那麼,為什麼還要開會呢?

李察司提反會長說:
「我們教會行政的特點是議會管理制度……。 
「我的經驗告訴我議會很重要。從神以議會制度來管理祂的國度這點來看,每一天我都可看到祂的智慧……。
我可以毫不猶豫地向你們保證,如果你們照著神的意思在議會中討論,你們所遭遇的問題,祂都會賜予解決辦法。」(1953年10月,大會報告,第86頁)

神制定了會議以管理祂的國度。
我個人認為,若沒有會議,教會的運作會有大問題,甚至停頓。

李察司提反會長能看出教會會議的重要性。

培勒羅素長老說: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許多職責,但是,有一個職責與其他職責同樣重要,即是:我們要和別人一起參加議會會議,共同努力來解決問題,使教會教友蒙福。如果我們同心協力行動,就可產生靈性上的增效作用,也就是經由我們的聯合行動或合作的結果,成效就會大為增加,且遠大於個人所有成果的總和。」
「參與是一種榮幸。有榮幸就有責任,在組織的圈子裡工作的責任。要準備、分享、努力為你相信是正義的立場作辯護。」

想要更了解會議的功效,請到好文章分享